• 首頁
  • 純文字
  • VTC 主頁
  • Eng
  • print Font Size - Medium Font Size - Large
  • 聯絡 IVE
  • IVE簡介
  • 學科及課程
  • 學士學位銜接課程
  • 入學申請
  • 分校及設施
  • 學生
  • 校友
  • 新聞發布

    2016年 12月 23日

    中華廚藝學院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
呈現清帝大婚合巹宴菜式
    中華廚藝學院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
呈現清帝大婚合巹宴菜式
    中華廚藝學院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
呈現清帝大婚合巹宴菜式
    中華廚藝學院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
呈現清帝大婚合巹宴菜式

    中華廚藝學院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 呈現清帝大婚合巹宴菜式

    燕窩「龍」字拌熏雞絲、燕窩「鳳」字金銀肘花、燕窩「呈」字五香鴨及燕窩「祥」字金銀鴨絲屬同一系列菜式,包含清朝流行的吉祥字樣拼擺元素,四字分別以火腿茸、雞蛋、菠菜茸、冬菇及蘿蔔茸為顏色基礎
    燕窩「龍」字拌熏雞絲、燕窩「鳳」字金銀肘花、燕窩「呈」字五香鴨及燕窩「祥」字金銀鴨絲屬同一系列菜式,包含清朝流行的吉祥字樣拼擺元素,四字分別以火腿茸、雞蛋、菠菜茸、冬菇及蘿蔔茸為顏色基礎
    合巹宴14道菜式中有4道以鴨子為主材料,可見鴨子是當時流行的肉食。而圖中的燕窩雙喜字八仙鴨亦展現了其他清朝飲食特色,包括字樣拼擺及燕窩入饌等
    合巹宴14道菜式中有4道以鴨子為主材料,可見鴨子是當時流行的肉食。而圖中的燕窩雙喜字八仙鴨亦展現了其他清朝飲食特色,包括字樣拼擺及燕窩入饌等
    烤羊烏叉時掌握火候十分重要,標準是脆而不硬,軟而不爛
    烤羊烏叉時掌握火候十分重要,標準是脆而不硬,軟而不爛
    「子孫餑餑」應煮得半生不熟。新娘進食時會被問︰「生不生?」新娘回答︰「生。」以取「早生貴子」的吉兆
    「子孫餑餑」應煮得半生不熟。新娘進食時會被問︰「生不生?」新娘回答︰「生。」以取「早生貴子」的吉兆
    (2016年12月23日,香港)中華廚藝學院(CCI)應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,參與其專題展覽「宮囍──清帝大婚慶典」,負責研究清帝后的合巹宴。CCI根據研究結果烹調其中九道菜式,並將之拍攝成影像及短片,再由博物館以互動方式於展覽中展示。

    合巹宴是清帝大婚儀式的一環,菜式盡顯清朝飲食文化及吉祥寓意。屬同一系列的燕窩「龍」字拌熏雞絲、燕窩「鳳」字金銀肘花、燕窩「呈」字五香鴨及燕窩「祥」字金銀鴨絲表現了當時流行在菜餚加上吉祥字樣的擺盤技巧;燕窩雙喜字八仙鴨亦包括吉祥字樣拼擺,並以清宮常用食材鴨子及燕窩入饌,再用上人參、蓮子、大棗、松茸等多種滋補材料清燉而成,香味四溢;豬烏叉和羊烏叉皆為宴賓待客的特色大菜,標準是脆而不硬、軟而不爛,但為方便進食,奉予帝后時只切出小部分呈上;子孫餑餑主要以紅棗、花生、桂圓及栗子為餡心,烹調時需要煮得半生不熟,以取「早生貴子」的吉兆。

    CCI課程經理(中式餐飲及營運)劉惠平指,由於歷史對合巹宴的記載不多,學院團隊需從多方面搜集資料,更邀請了中國飲食文化大師尹達剛師傅提供意見。他們與CCI總教導員(中菜-港粵)陳啓漢師傅更於本年八月親赴北京,到訪熟悉清帝大婚宴食譜的凱瑞御仙都中國皇家菜博物館,以及與清朝宮廷史學者苑洪琪老師面談,深入了解清宮御膳特色,並試做菜式讓苑教授評價,初步掌握菜式基本做法和模樣。憑藉北京之行的收穫,三人再與學院多名教導員一起反覆嘗試,改良烹調方法;在美感的平衡下,務求以最能符合歷史的方式呈現菜式。

    是次展覽透過展出多件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大婚文物,包括文獻、畫像、服裝、首飾、妝奩器物、婚儀用品和宮廷樂器等,闡釋清朝皇家婚禮的程序,展期由即日起至明年2月27日。

    中華廚藝學院
    中華廚藝學院(CCI)為VTC機構成員。CCI於2000年成立,旨在提供初級至大師級課程,讓有志投身中菜行業及銳意進修的人士報讀;建立有系統的中菜烹飪學習階梯;提升中菜廚師的專業地位和中菜質素及衛生標準,以鞏固香港「東方美食都會」的美譽;及制定業內技能測試基準,令香港成為區內首屈一指的培訓及資歷評審中心。

    網址:www.cci.edu.hk

    傳媒查詢請聯絡:2538 2229 / 2538 2792


    返回